读者202411 发表于 2024-11-28 22:45:06

为之自豪 15件大国重器

      15件大国重器,大国神采日新月异,令国人自豪,让世界赞叹!今日军情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这15件大国重器,一起来触摸祖国的伟大。
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飞行1.88亿千米,距地球公里2410万千米,飞行状态良好

2020年2月12日下午,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展示了探测器靠近火星和点火制动时的震撼画面。
当天发布的影像完整记录了火星进出天问一号探测器视野、发动机点火后探测器轻微震动和探测器从火星白天飞入黑夜的过程。探测器上的太阳翼、定向天线、火星大气层及表面形貌清晰可见。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去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飞行期间已成功完成地月合影获取、两次轨道中途修正、载荷自检等工作。截至10月1日凌晨,探测器已飞行1.88亿千米,距地球公里2410万千米,飞行状态良好!
2020年10月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茫茫宇宙中,银色的着陆巡视器和金色的环绕器熠熠生辉,天问一号以此向祖国报告平安,表达生日祝福。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尺寸约为39厘米×26厘米,略小于一张A3纸,重量144克,图案采用特殊材料经特殊套印工艺喷涂。
图上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呈现出鲜艳的中国红。这是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深空“自拍”。
2.奋斗者号全海深救人潜水器,显著提升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技术装备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围绕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攻关的总体目标,科技部设立19个项目、投入中央财政经费7.67亿元。
“奋斗者”号的研制成功,显著提升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技术装备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推动了潜水器向全海深谱系化、功能化发展,为探索深海科学奥秘、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了又一利器,
研发团队历经5年艰苦攻关,在声学通信定位、智能控制技术、锂离子电池、海水泵、作业机械手等方面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具备了全海深进入、探测和作业能力,正式转入试验性应用阶段。
去年10月27日首次突破万米,于11月10日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1月13日,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潜水器与着陆器在万米海底的联合水下拍摄作业,并通过央视总台向全社会进行了视频直播。
3.北斗3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传说中的“五千万工程”和30万无名北斗人,如同水和电一样,北斗将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共30颗卫星组成。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
该导航系统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把定位系统真正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从此不用再受制于人,不用被人定位。
4.华龙一号是全球首座中国自主三代核电站,30多年攻关,这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2020年11月27日0时41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通报,经现场确认,该机组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机组状态良好,为后续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并创造了全球第三代核电首堆建设的最佳业绩。
27日0时41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图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 过东海 摄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在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标志着中国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垄断,正式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这对中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5.山东舰首艘国产航母问世,中国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

2020年10月,据央视军事采访报道,在山东舰经过近10月的训练后,中国海军山东舰舰长来奕军为大家介绍首艘国产航母的最新情况,感受山东舰在训练中的出色表现。
继辽宁舰后,在2019年12月17日,我国海军正式接收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后,中国国海军正式宣布步入双航母时代。
据来奕军舰长介绍,山东舰10个月以来的军事训练一直适应实战需求,聚焦核心战斗力,通过不断加强战法的训法研究,从严从难摔打部队,稳步提升航母核心能力!
大型作战平台的定位,让山东舰比辽宁舰更加紧凑的舰桥,在数量上至少可以搭载36架歼-15舰载机,相比辽宁舰提升了50%。
6.深海一号全球首座十万吨级半潜式能源站,每年将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

2月5日,历时18天、航行1600海里……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抵达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落位“深海一号”大气田(陵水17-2),这标志着我国首个1500米自营深水大气田向正式投产迈出关键一步。
“‘深海一号’能源站于1月14日交付,1月19日在3艘大马力拖轮共同牵引下,从山东烟台出发,先后穿越黄海、东海和台湾海峡,最终抵达陵水海域预定位置。
气田投产后,每年将为粤港琼等地稳定供气30亿立方米,可满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依托已建成的连通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岛自由贸易港天然气管网大动脉,建成南海万亿方大气区,最大限度开发生产和输送天然气资源,为建设海洋强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贡献。
7.长征五号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标志中国航天今天迈进大火箭时代。

早在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航天迈进大火箭时代。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跻身先进:起飞规模最大、运载能力最大、技术跨度最大,跨入国际主流大火箭阵容;●全新突破:采用247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精彩征程: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能力,将用于未来探月三期、载人空间站以及火星探测。
8.中国天眼,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2020年1月11日,当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也意味着人类向宇宙未知地带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开阔。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已经建成的最大射电望远镜,借助天然圆形熔岩坑建造。FAST的反射镜边框是1500米长的环形钢梁,而钢索则依托钢梁,悬垂交错,呈现出球形网状结构。FAST的反射面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用于汇聚无线电波、供馈源接收机接收。
截至2020年3月23日,已发现并认证的脉冲星达到114颗。
9.国和一号,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电站重大专项,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满足超2200万居民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超过900万吨。

2020年9月28日,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宣布,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和一号”完成研发。“国和一号”是中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代表着当今世界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是中核电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的最新成果,采用“非能动”安全设计理念,单机功率达到150万千瓦,是中国自主设计的最大功率(截至2020年)的核电机组。
截至2020年8月,“国和一号”累计形成知识产权成果651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052项,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新软件392项。并且“国和一号”已通过评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出口权。
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满足超过2200万居民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超过900万吨。
10.AG600鲲龙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

2020年7月26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驭风入海、踏浪腾空,成功实现海上首飞。这是AG600飞机继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之后实现的第三次首飞。
AG600飞机是为满足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要求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对于具有海上救援等功能的AG600飞机来说,实现海上首飞,初步验证飞机适海性,探索海上试飞技术和试飞方法,为后续开展海上科研试飞,测试飞机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结构与系统的工作特性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大国重器还有:嫦娥五号月球探测着陆器、天鲲号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C919国产大型客机、京华号国产最大盾构机、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本文转载于《军情急报》,特此声明出处,旨在弘扬国威。

爱吃猫的鱼 发表于 2024-11-28 22:50:51

这些都老新闻了

F92 发表于 2024-11-28 23:01:03

感谢科普

读者202411 发表于 2024-11-28 23:03:37

爱吃猫的鱼 发表于 2024-11-28 22:50
这些都老新闻了

是的,都是军迷的普及知识,可是有些人还是不知道,所以尝试着发一下。如不符版规,敬请管理员通知,楼主即刻删帖处理。

110 发表于 2024-11-28 23:04:51

感谢科普

Sylt1122 发表于 2024-11-28 23:15:07

٩(๑•̀ω•́๑)۶

梦回还 发表于 2024-11-28 23:19:10

整体看下来感觉超级壮观。

别问 发表于 2024-11-28 23:23:11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88866686 发表于 2024-11-28 23:27:45

感谢科普

随意 发表于 2024-11-28 23:34:05

感谢科普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为之自豪 15件大国重器